伟德BETVlCTOR1946

微信公衆号

媒體财大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中财時空 -> 媒體财大 -> 正文

【中國文化報】魏鵬舉:對中國文化産業投融資實踐發展的警示

發布日期:2009-07-03  來源:   點擊量:

中國文化報2009年7月3日《眺望文化産業下一個發展周期》

我們的期待

本刊編輯部

從去年開始綿延至今的金融危機,使得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和必然選擇。在此背景下,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積累,特别是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中國的文化産業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成為目前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這種關注的背後,我們應該指出,一方面,作為獨立的經濟形态,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現狀與整個社會的期待還有巨大的距離,諸如,面對巨大的社會需求,我們的文化産品還是稀缺的,文化産業的經濟價值尚未得到充分的彰顯;另一方面,中國文化産業自身的發展也面臨着轉型升級的挑戰和獲得更大話語權的訴求,諸如,産業的弱小狀态和産業自身蘊含的能量,以及産業升級的要求與從業者素質和能力的矛盾尚無畢其功于一役的解決之道。與此同時,伴随對“十一五”期間文化産業發展曆程的思考和總結,有關“十二五”規劃的起草與研究正在成為各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

如上所述,無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機不僅為中國的文化産業發展實踐設下了一道分水嶺,更為下一個階段文化産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觸點。因此,中國的文化産業研究界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和回應,無疑是無法回避的一個重大課題。

有鑒于此,6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在北京共同主辦的“中國文化産業三十人論壇”也就具有了别樣的意味。正如主辦方人士所表達的:“中國文化産業三十人論壇”名字的提出,更多是為了凸顯學術研究的客觀性,力争從另一個立場,強化學術話語權的力量,為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奉獻智慧。而“三十人”隻是一個概念和符号,絕不是一個固化的數字。因為,快速發展的中國文化産業需要不斷創新,而中國的文化産業研究更需要不斷汰舊換新。

為了能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給學界留下一點記憶,給讀者提供更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間,本刊特摘發部分專家學者在論壇上的發言。他們觀點不一定全面準确,但他們在發言中對下一個文化産業發展周期的建議和思考,以及對未來文化産業發展前景的美好期盼,無疑反映了學界和業界的心聲。同時,恰恰也為下一步文化産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徑。

我們如此期待。

文化産業投融資需要警惕的問題與建議

當前,我國文化産業的相關投融資活動日益活躍,财政對于文化産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可以預見,在“十二五”時期,資本對文化産業發展的作用必将更加突出。也正因為這樣,我們需要對當前文化産業投融資實踐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做好預警性的研判。

一、财政資金的配置存在“損不足以奉有餘”的問題。

與市場優勝劣汰的資源配置機制不同,财政作為強制性社會資源配置活動,主要是起到彌補市場失靈,彌合社會差距,實現社會公平與共同發展的作用。

目前,我國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中的财政資金分配與市場資源配置之間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互補與制衡機制,其問題主要表現在:效率優先,公平缺失。

因此,産業性的财政資金需要優先孵化、培育和扶持那些具有基礎性或市場失靈情況的文化行業或項目,建立财政的産業資本引導機制,孵化和培育中小型文化企業。

而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是,财政資金往往更容易被那些具有體制和市場雙重優勢的強大的文化企事業單位或文化項目所獲得,而那些盈利描述較弱、具有溢出效應的文化産業項目卻往往在競争性的申報評審中被無情淘汰。

二、相關資本市場存在某種程度的“劣币驅逐良币”現象。

文化産業急需與資本市場對接,但由于我國現階段文化産業投融資的一些基本的風險機制還沒有形成,比如評估、監價、擔保等一系列中介機制尚未真正有效建立,文化産業相關資本市場在實際運行中,投機性的資本可能比投資性的資本更有積極性,這種“劣币驅逐良币”的現象頗令人擔憂。

其一是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所進行的文化産業投融資活動,已經取得不少的進展,但問題也很大。銀行借貸需要有效的質押,一般認可的有效質押為土地、設備等“硬”資産。而文化産業的核心資産往往是創意腳本和人才等,這些基本都屬于“軟”資産或者說是無形資産,所以難以作為借貸抵押向銀行融資。

其二是直接投融資方面,當前頗受關注的就是創業闆,文化創意類的企業被寄予厚望。但許多經營有方的文化創意類企業其實還沒有為上市做好準備。為避免上市後企業運作和行業内長期形成的潛規則形成沖突,比較穩健的企業也許會保持低調。與此同時,一些投機性的資本則會想辦法貼上“文化創意”的标簽,打概念牌,迎合政府和社會期望,借機上市,而那些真正的文化創意類企業卻可能被擋在門外。

其三是非證券化的資本市場,比如國内首家文化産權交易機構——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近期已經正式挂牌成立。這是我國文化産業投融資的一次重大進展,對于盤活國有文化資産,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具有顯著作用。但令人擔憂的是,以“文化資産”名義進行交易的,會主要是國有文化部門的土地、房屋、設備等“硬”資産,而“軟”資産則可能被免費搭售,從而合法地造成國有文化資産的流失。(魏鵬舉,中央财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副教授)

樹立可持續的合理化構建理念

對于正處在“工業化中後期”和“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關鍵時期”雙重節點上的中國文化業來說,如何利用經濟危機導緻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機遇,實現文化産業在下一個十年更為健康的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任務。

文化體制改革依然是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文化産業發展從第一個十年走向第二個十年的關鍵時機,我們需要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進行整體的評估。這裡需要弄清三個問題:

首先,“文化體制”的含義及其曆史形成過程。“文化體制”這個詞在英語世界是不太容易被理解的,替代性用語是“文化政策”,而西方文化産業學者認為,“文化政策”一詞實際上包含基本制度、管理體制、文化政策三個層面的内容。出現這個差别的原因很簡單,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幾百年前的工業革命初期,在現代印刷技術基礎上,已經完成了适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以出版和言論自由為主的、對個人文化權利“消極”保護的基本文化制度;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随着現代通訊和廣播技術的出現,發展出了以國家幹預為主要特點的、對個人文化權利“積極保護”的文化管理體制;而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随着數字技術的出現而開始大規模地“放松管制”和文化政策創新。因此,“文化政策”在狹義上可以指上述第三階段的文化政策,而廣義上,可以指整個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制度創新的三種形式。

其次,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文化體制的性質以及改革的實質。現代文化管理體制是在對廣播事業實施“公共管理”和“積極的國家幹預”的過程中形成的。我國的文化體制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伴随着經濟體制改革開始的文化體制改革,實質上是向市場經濟基本文化制度的回歸。

第三,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目前具體表現為,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入“基本經濟制度”建設的階段,而文化體制改革還沒有提出“基本文化制度”的目标模式,還處在從文化政策調整走向政府管理體制調整階段。

改革正在進入“深水區”,這個時候特别需要講究戰略、戰術和方法。我認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方法——漸進式改革是唯一可行的改革方法。我們可以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更加科學化和理論化,稱之為“可持續的合理化構建”。具體說就是,以市場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發展需要為主導,以可操作性為目的,有序推進,持續演變,始終保持“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一緻的“适度張力”狀态。(張曉明,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文化産業研究者的責任

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文化産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必須保持清醒,文化産業研究工作還剛剛起步,文化産業距離成熟的學科還十分遙遠。展望“十二五”,文化産業的研究者有五個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強。

一、文化産業應該有更加科學的分類。2003年,國家統計局為開展全國文化産業統計普查,提出了文化産業的概念和分類标準,使文化産業第一次有了全國性的統計數據。但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産業包括衆多行業,與其他制造業、服務業的邊界不清晰,各地根據自己的特點,對文化産業的内涵進行了不同的界定。這本身無可厚非,卻對文化産業統計帶來了不統一的問題,也給文化産業研究工作帶來了難題。在未來幾年裡,對文化産業的内涵進行更科學的分類,是文化産業研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十分緊迫的一個問題。

二、對文化産業的發展狀況應該進行分門别類的評估。目前,政府部門和學術界對文化産業大都是籠統的分析。比如,在談到金融危機背景下文化産業逆勢上揚,往往僅列舉一兩個行業作為例證,其科學性有很大的疑問。因此,建立文化産業分門别類研究體系,對文化産業提供更為完整正确的研究譜系,是推進文化産業研究工作的一項重要内容。

三、不斷推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性理論研究成果。迄今為止,我國文化産業研究工作基本上還是處在追蹤國外文化産業最新研究成果的狀态中。借用國外先進理論在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應該立足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實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性研究成果。這是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産業學術研究是否成熟的一個重要标志。

四、建立完善的中國文化産業案例庫。文化産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産業,必須要有大量的案例作為支撐。僅僅注重理論上的探讨,或僅僅通過舉例來證明一個觀點、一種現象都是缺乏說服力的。目前,文化産業的案例不少,但許多案例缺乏客觀性,存在着把案例等同于典型經驗介紹等問題。因此,建立完善的中國文化産業案例庫,是推動文化産業研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五、研究⛩⛪➰和研究中心應各具特色。随着政府、高校、研究機構對文化産業重視,各種研究⛩⛪➰、研究中心蜂起,與文化産業教學有關的院、系、所也不斷出現。這是可喜的事情。但特色不明顯、課程設計雷同、核心研究成果或核心課程不明确的問題也十分嚴重,造成資源的浪費。

上述五個方面的問題幾乎是所有新學科出現之初,都難免會出現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裡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文化産業研究者應該承擔的曆史責任。(祁述裕,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部副主任、教授)

文化産業發展的“兩極化”趨向

可以預見,未來十年的中國文化産業将在内容生産、生産方式及消費市場三個方面呈現“兩極化”發展趨勢。

一、文化産業内容生産的兩極化。這是文化産業發展“内容為王”定律決定的。未來十年,文化産業競争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将由支撐文化産業發展的文化産品的内容來決定。綜合分析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狀況,我國文化産業要進一步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争力,文化産品必然會出現國際化和民族化的兩極分化。

經濟全球化,決定了我國文化産品在内容生産上必須秉承普世價值觀。對文化商品屬性的認同成為文化産業“走出去”的前提。十六大強調了我國文化産品所具有的雙重屬性,在理論上對長期以來文化産品隻是宣傳品而非商品的立場給予了否定。在這一背景下,文化的商品屬性得到認可,提供了文化産品和服務走向國際的現實性與可能性,從而使中國文化産品的内容生産将更加符合人類共同的文化需求,也将會使産品本身因為文化的認同而更具有國際競争力。

文化的多元性決定了我國文化産品内容生産在國際競争中制勝的法寶是本土化和民族化。在文化多樣性的時代赢得市場,需要以凸顯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色為支撐。

文化産品的差異化是其競争力的另一個重要源泉。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和壓力下,差異化文化體驗越來越成為人們産生文化消費沖動的重要誘因,也是構成整個文化産品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保持文化産品的特殊性、差異性和民族性,是增強文化産品競争力的另一個重要保證。然而,需要強調的是,過度“民族化”也難以在世界市場上獲得認同。過分“文化自戀式”的産品生産或許隻能在小範圍内産生一定消費力,但是就文化輸出而言,則需要在本土化與全球化之間找到一個生态平衡。

二、文化産業生産方式的兩極化。随着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未來十年文化産品的生産方式必将呈現出科技化和傳統手工化兩極分化趨勢。科技化就是在文化産品的生産方式上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吸納各種高科技技術,運用于文化産品的生産上,使文化産業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科技化産業。隻有這樣的産業,才能赢得市場競争的優勢。而随着國際市場的進一步開發,文化消費需求的多樣化,以傳統手工技藝為主要生産方式的文化産品,是國際化市場的特色産品,也是真正具有競争力的文化商品。

三、文化産業消費市場的兩極化。未來十年,我國文化産業的消費市場,将呈現出“國際市場”和“國内市場”共同注重的兩極趨勢。

大力引導和激活國内市場是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立足之本。一城一地、一國一方,其文化産業發展,都必須以引導和激活國内或本土文化消費為前提。一方面,國内市場或本土市場是文化産業發展的一個試金石,文化生産是否能夠立足,是否能夠赢得市場的認可,都會在國内市場或本土市場上顯現;另一方面,國内市場或本土市場是文化産業成長的基點,是文化産業發展壯大的源泉和土壤。

(範建華,雲南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産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雲南省文化廳副廳長、研究員)

“十二五”文化産業的三大特征

版權是文化産業發展的動力之一。版權問題的解決,不僅僅是現在文化産業發展的重點問題,也是“十二五”期間文化産業能否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

随着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版權必将産生更大的輻射效應。在傳統的版權保護與新文化産品“無障礙流通”上,如何平衡創造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如何通過法律層面的措施去協調這對矛盾?特别是“十二五”期間,我國将有大量的文化産品走上國際舞台,傳播中國文化,那麼在與國際接軌中,如何利用國際規則保護我國版權不受侵害,同時又能搶占國際文化市場?上述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

改革是文化産業發展的直接動力。“十二五”将是文化體制改革的攻堅階段,将有大批文化單位進入市場,實現屬性的改變。不論是其社會職能的重新定位,還是打破舊有運營體制的創新,這批新興的文化企業将逐漸成為文化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改制的重點将從簡單的“改革舊體制”轉為“培育新典型”。文化産業“十二五”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培育和發展一批實力夠強、規模夠大、競争力夠強的具有國際視野、能夠直接參與全球競争的文化企業。

融合是文化産業業态創新的重要動力和催化劑。“十二五”期間文化産業的第三大特征就是文化與科技共舞,傳統與創新共融。

科技創新催生了動漫、數字音樂等新型文化産業業态,同時也孕育了以新媒體為代表的新型傳播渠道。

“十二五”期間随着文化産業的發展,傳統文化産業形态與數字技術的融合将孵化出更多的新型業态。這些新型的産業将有力地改變人們接觸文化的方式和傳統文化産業的盈利模式,特别是随着各種産業的交叉、融合與衍生,文化産業的形态将更加多元化。屆時,文化産業的概念、分類都将面臨一場社會性的革命。特别是傳統産業與文化産業的嫁接,将有力地改變傳統的産業結構。(範 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教授)

關注網絡文化生産方式的影響

21世紀頭十年,互聯網的大規模普及使網絡文化實現了曆史性登場和爆發性增長,網絡文化生産成為新世紀的标志。

以網絡(包括電話網、電視網和因特網三網)為平台的新型文化電子商務消費模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覆蓋了文化産業的所有行業和領域,涉及了所有的文化産品生産和服務,形成新的網絡文化價值鍊,誕生了新的網絡文化生産方式。其表現是,生産主體使用的勞動工具由物品形态向電子形态轉變,勞動對象由實物變為虛拟,人和自然空間的關系變為了人和數字空間的關系,生産力占有的勞動資料從實物變為了電子網絡。虛拟世界的廣泛應用,使人與人之間結成的相互關系,即生産關系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十二五”期間,網絡生産方式将成為社會生産方式的重要部分,網絡文化生産也将成為文化生産的中心,這對文化的發展必将産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網絡文化生産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步伐相互融合,将成為推動産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重要領域。網絡文化産業與經濟全球化相互交織,将對增強國家軟實力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網絡文化權利與公民權利相互促進,将對當代公民政治建設和文化權利保障帶來重大影響。網絡文化生活與現代消費模式相互推動,将對文化生态環境和文化體制機制帶來重大變革。

因此,必須首先确立人民群衆在網絡文化生産和服務中的主體作用,發揮網絡文化産業在擴大内需、增加就業和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市場環境,規範網絡文化産業生産和服務秩序,加強先進文化産品的網上銷售和服務,切實保障網絡文化産業生産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培育形成多層次的網絡文化生産服務主體,提高網絡文化生産和服務水平,統籌規劃網絡文化産業發展,制定網絡文化産業統計指标體系。第四,推動網絡文化産品和服務成為擴大出口的重要領域,增加網絡文化産品和服務在對外文化貿易中的數額,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趙紅川,四川省文化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員)

充分認識傳統、現代、新興 三位一體的文化産業格局

可以說,傳統文化産業、現代文化産業與新興文化産業三位一體并存将是現階段和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内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基本結構形态。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不僅是非物質文化遺産最主要的存在空間,也是我國以農耕文化為主要内容形态、以手工業為主要生産特征的傳統文化産業的主要存在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産業化不僅是我國現階段文化産業的主要形态之一,而且還是文化産業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多樣性的最重要的來源。因此,書畫業以及各種民間演出業和手工藝業,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産業最典型的、最富有市場活力的生命形态。這是最集中體現“中國特色”和“文化戰略力量”的文化産業形态。

現代文化産業是以工業文明為基礎,以大規模機械複制為主要生産方式的文化産業形态,包括現代出版業、廣播電視業、電影業、唱片業、報刊業等,集中體現了工業文明的成果,也構成了現階段我國文化産業的所謂“核心層”,占據着明顯的主導地位,符合文化産業發展在工業文明階段的所有特征,将長期成為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中國在肩負着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曆史任務的同時,又面臨着信息化發展的現實要求,這就規定了中國文化産業發展道路和戰略重組的“雙重使命”:既要建構完備的以工業文明為基礎的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又要迎接信息化發展所帶來的後工業化的挑戰,大力發展以數字技術為核心手段、以新媒體為主要載體的新興文化産業形态。虛拟文化經濟和實體文化經濟的體系性建構同時成為當代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和文化産業建設的現實命題。正是這樣的現實構成了當前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矛盾的豐富性。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國特色文化産業發展道路,應當實行傳統的、現代的和新興的三位一體、三者并舉的發展方針,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條件和發展文化産業的要素資源禀賦,采取不同的發展方針、選擇不同的發展戰略,發展區域性特色文化産業。隻有這樣,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戰略調整和發展方向選擇,才可能避免弊端。(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文化産業創新與發展研究⛩⛪➰辦公室主任、教授)

下一個十年文化産業的四點思考

為促進文化産業在下一個十年又好又快發展,有四個問題需要思考和讨論:

1.哪些行業是下一個十年文化産業的主要增長點?在我國,出版和廣電占有絕大部分優質文化資源和文化市場份額,是社會财富的重要創造者,也是下一個十年文化産業的主要增長點。我國能否在下一個十年實現文化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再翻一番,達到文化産業增加值占GDP5%左右,關鍵在出版廣電傳媒業的發展。

2.什麼才是改革的目标和步驟?吸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在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産業發展中,應當特别強調落實科學發展觀、按文化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反對急于求成是,反對好大喜功。首先,應針對前一階段文化體制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從法律法規和政策上加以完善。其次,已有的政策法規要落實到位,要加快文化集團内部企業化改造,着力解決政企不分、黨企不分的問題,盡快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産業新秩序。在這種新秩序建立之前,提出“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資産超過百億、銷售超過百億的國内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出版傳媒企業”的體制改革目标,很可能是更大規模的行政捏合。國外那些大型文化産業集團經曆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發展過程,我們應當有自信和耐心拿出十年二十年時間,讓每一個事改企的文化單位首先成為真正的企業法人,讓文化企業在市場競争中優勝劣汰。

3.文化是打造出來的嗎?近年來,“打造”“工程”“⛩⛪➰”“園區”等經濟建設術語成了文化領域的關鍵詞。投入皆有名目,産出卻疏于計算。一窩蜂、低水平、同質化,其結果必然一風吹。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主題公園、影視⛩⛪➰,如今還有幾個在發揮效益?我們應當吸取前一個十年的教訓,不要大搞文化産業園區、創意産業園區、動漫⛩⛪➰的運動,而應當把财力物力投入到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上,投入到建立高水平的公共技術平台上,為中國文化産業培育高質量的創造者和消費者,為有創意的中小企業和有才能的個人免費或低價提供技術➿⚽✨➿。

4.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文化産業的影響究竟如何?中國的文化産業總體上不是外向型經濟,因而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可能相對較小。但是,文化消費的“内需”在縮小,中華文化“走出去”更不容易。在文化産業的很多行業,都不是在擴張,而是處在收縮,放緩腳步,反思、研究、調整、鞏固、提高質量的時候。文化産業要想保持一定的增長,必須擠掉泡沫,讓文化産品、文化服務回到它本來的價位,回到廣大人民群衆可以消費得起的價位。面對我國廣大的市場和仍然不富裕的文化消費群體,薄利多銷是我們最好的選擇。要有科學合理的定價,要建立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的定價機制。關鍵還是文化企業要拿出好的産品、好的服務,要從追求規模數量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謝武軍,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

版权所有·伟德BETVlCTOR1946-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安全|稳定|信誉

☯⚜☯:北京市海澱區學院南路39号學術會堂408 郵編:100081 電話:010-62288936、010-62289115 E-mail:zcxxdag@163.com; xxdas@cufe.edu.cn

總訪問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