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有意義的存在方式。文化不僅是人類的共同曆史财富,還是人類群體認同的核心,文化也體現了人類的創造性和對于自我實現的追求,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得到了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普遍重視。一個民族隻有在文化上自信,才會形成強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競争力;一個自信而有競争力的民族,才會有海納百川的從容和尊重差異的胸懷。民族文化力提升的關鍵在于培養和保護好一種有内生活力、自我優化機制的多樣性的本土文化生态。文化建設,不能僅僅依靠政府,也不能單單交與市場,而是需要政府、社會和市場力量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文化建設和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領域一樣,經曆了從政府包攬、被動市場化到理性市場化和重新公共化的發展曆程。在30多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在強大的文化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的文化建設逐步由政府包攬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文化市場不斷成熟,大大地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産力,對于滿足人民豐富多樣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我國的文化建設也出現了不規範的市場化和過度商業化的問題,文化建設中的低效率、不公平以及創造力衰竭等問題日益凸顯。如何處理好文化建設中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如何在保障文化的公共性的同時推進合理的市場化改革,這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健康快速發展的根本問題。
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要求調整公共财政的投入範圍、方式和機制
在我國文化發展的關鍵曆史時期,胡錦濤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講話,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建設确定了改革和發展的基本目标與任務。“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争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基于這樣的方向目标,我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必然需要市場作用的發揮,同時也需要公共力量的積極作為。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積極作用,這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關鍵任務;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保障公民的公共文化權益和民族的文化創新活力,這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從實踐層面來看,我國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目标和任務的實現,尤其需要發揮公共财政的積極作用。在我國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我國公共财政的建設,在發揮彌補市場失靈、提供公共品的一般作用的同時,還要起到培育市場、促進改革的特殊作用。在我國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公共财政的作為是最有力和最有效的保障之一。公共财政的積極作為,不僅需要不斷加大國家對文化的投入力度,也需要不斷創新财政對文化的投入方式和扶持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的文化建設主要依賴國家财政的投入扶持,這為我國公共文化的建設提供了基本保障,但也導緻了文化生産的活力不足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在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文化領域的财政投入不足問題凸顯,文化部門逐步引入市場機制,文化産品與服務的生産供給能力迅速提升,但由于體制的問題,大量的事業單位實現企業化運營管理,一方面公共文化部門日益商業化,另一方面經營性文化部門行政化問題嚴重。文化體制改革的根本任務就是要改變文化部門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現狀,将經營性文化單位轉變為真正的市場主體,讓公益性文化部門回歸公共事業屬性。這就需要公共财政文化投入的範圍、方式、機制等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創新。對于轉企改制的經營性文化單位,公共财政需要通過必要的過渡性扶持投入,培育其市場能力,逐步“斷乳”;對于保留事業屬性的公益性文化單位,公共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時要創新扶持方式,引入新公共管理機制,從“養人”到“養事業”,使公共财力真正發揮效益。
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和文化産業發展,需要公共财政積極合理介入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尤其需要公共财政的大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是一項國家層面的民生工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要保障公民在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基本生存要求,也要積極滿足公民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基本權益和需求。無物質匮乏之虞,享有體面尊嚴的生活,内心安定,富有信念,這是社會主義文明的題中之義。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繁榮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客觀上使得我們有較為充裕的财力投入到這項文化民生工程。認真領會和貫徹胡錦濤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還要提升對于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使财政對于文化發展的投入能有制度性保障,付諸實踐并真正落到實處。
我國文化産業方興未艾,面對日益複雜多樣的國際環境,文化産業被寄予了厚望,成為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競争力、推動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國際文化産業發展的實踐表明,文化産業是具有文化創新與科技創新雙引擎的戰略性新經濟形态,對于改善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拉動就業都有明顯的作用。文化産業發展需要以市場為主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作用,鼓勵公平競争,效率優先,提升文化生産力。我國文化産業是在文化市場發展不充分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還要直接面臨國際發達文化産業的沖擊和挑戰,因此,公共财政需要積極而合理的介入。需要通過國家文化資産的有效集中配置,做大做強若幹國家級文化産業龍頭企業;需要通過國家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并帶動廣泛的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産業領域,增強文化産業發展的資本實力;通過發揮各級政府的中小企業投資引導資金的孵化機制,培育和扶持中小型文化企業的發育和成長,建立和完善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市場生态;需要通過适當的财政補貼和獎勵,推動我國優秀文化産品的出口和文化企業走向世界。
抵制“三俗”,根本在于建立公共文化的扶持機制和管理機制
當前在我國的文化實踐領域出現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其實質就是市場的法則和商業的邏輯系統性地主導了文藝的創造、生産、傳播與消費,崇高的、超越性的文化價值被遮蔽和抑制。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對我國文化建設産生的一種典型的消極影響。市場經濟是現代人類社會的主要發展形态,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同時,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市場經濟的作用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和弊病。早在19世紀末期,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就提出了對“文化工業”的深刻憂慮,擔憂商業化的文化生産會腐蝕和消解文化的崇高性、深刻性以及獨立性。雖然商業化的文化生産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一直存在并不斷發展壯大,但在一些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公共财政對于高雅文化的扶持以及公益慈善對于非功利文化的資助,形成了一種文化價值體系的對沖機制與文化生态的自我修補機制,并沒有讓商業的文化和文化的商業肆意獨占。
在當前,加強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引導,抵制“三俗”之風,僅僅寄希望于創作者、批評者或消費者的自覺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讓厚重的、高雅的、超越性的文化産品有不依賴商業規則而生存的社會公共空間。因此,抵制“三俗”的治本之路在于建立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公共扶持機制和公共文化管理機制。公共财政要出資建立面向全體公民、扶持精品文藝創作的公益基金,通過稅收減免等措施鼓勵社會公益文化基金的設立和發展。同時要對公共媒體的商業化行為進行嚴格規約,讓公共媒體回歸其應有的公共屬性。
抵制“三俗”絕不意味着不要一切俗,而是要反對籠罩、壓制和腐蝕了公共文化精神的俗,要反對公器私用的商業化傳媒的俗。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固然俗者自俗,尊重市場規律,但也要讓雅者能雅,彰顯文化精神。雅俗共存,多樣和諧,這才是我國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合理圖景。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建設必須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但我們必須清楚,市場是文化建設的手段之一,而切不可将市場作為文化發展的唯一手段。文化對于我們有着更偉大的價值,是我們強大和自信的源泉,文化的這些神聖和光榮,需要我們的精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