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衆号
衆所周知,在當下文藝繁榮和發展的景象之中,新的時代環境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使文藝面臨種種矛盾和問題。日前,北京市文聯主辦“讓文藝回歸心靈:2011•北京文藝座談會”,來自北京以及京外各藝術門類的專家近百人暢所欲言,對目前文藝界的種種“怪現狀”進行了抨擊,并提出了改進意見。
“怪現狀”之一: 文藝被金錢裹挾,過于商業化和功利化
解放軍總後電視藝術中心主任馬繼紅指出,當下社會誘惑太多,創作者實在難以抵禦。編劇一年接很多部戲,實在沒有時間深入生活,大家就坐在一塊兒侃,或者由知名作家把一個活兒包下來,再往下分包,最後統稿完事。重拍也是為了盡快賺錢,先拍名著,再拍紅色經典,然後拍金庸戲,最後把自己拍得很不錯的又拿出來拍。更浮躁的是演員,有的一夜成名之後片約滿天飛,身價翻幾番,往往一下子變成“空中飛人”,跨好幾個劇組拍戲,根本無法進入角色。他們的經紀公司說:現在的社會各領風騷三五天,就紅這一會兒,這一篇翻過去了,賺誰的錢?
此外,被一味推崇的國産電影票房和千瘡百孔的國産大片,自上世紀90年代起大衆化、娛樂化喧嚣愈演愈烈的戲劇,仍然都是評論家熱批的标靶。趙本山及其弟子的小品、電視劇也成為多位評論家批評的對象。去年就曾經批評過趙本山電視劇的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慶瑞說,趙本山的作品是“僞藝術”、“僞慈悲”,“趙本山說‘我能把全國人民整笑了,你能嗎?’可是笑是需要分析的,應該是來自藝術審美的笑”,而不是“刺激你的感官獲得滿足、養眼不養心的笑”。文學評論家孟繁華認為,小品演員似乎成了這個時代的“文化英雄”,但是小品正沿着一條越來越庸俗化、越來越迎合低級趣味的方向發展,權威傳媒應反思其對民衆趣味的誘導和迎合,勿使嚴肅的努力湮滅于世俗的聲浪中。
文藝的精神追求和市場追求真的是截然對立的嗎?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說,曆史上感人至深的戲劇作品都有很好的市場;市場經濟和精神領域的追求并不一定是相對立的,因此,市場經濟不應該成為藝術發展的夢魇。
怪現狀之二: 文藝躲避現實,也沒有能力回應現實
最近電視劇《×玫瑰》熱播,但在中央财經大學教授莫林虎眼裡,真可用“慘不忍睹”形容,他認為這部劇的主創根本不了解民營企業是怎麼經營的,股市是怎麼運行的,更不了解推動我國發展的經濟力量中的國有資本、外來資本和民營資本三者之間是如何相互⏭➰又相互博弈的。他還認為,我們所處時代已經發生了劇變,但文學創作沒能以它敏銳、感性的特點,對時代作出審美的判斷,在某種意義上,文學已經很難跟我們的現實社會進行有效對話。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認為是“我們的很多作家在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上以及審美體驗和判斷方面,無法達到與社會變化同步的程度,還需要很多時間來适應和學習”。作家李洱對此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作家的經驗當中同時包含了三種經驗,對應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全球經濟,“這三種經驗互相沖突,它尋求表達,但是這種表達對于中國作家來說困難重重”。
無獨有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貴勝根據自己對第11屆全國美展的92幅中國畫獲獎作品的統計,認為當下美術界也存在回避重大深刻嚴峻現實的問題。其他視覺藝術如攝影等方面的專家也認為,不少作品和美術作品一樣,缺乏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形式化、矯飾化,内容空洞蒼白,其中原因與文學家的不足如出一轍。
怪現狀之三:文藝作品成為政績工程,被地方政府操控
著名導演陳國星近年來拍了多部電影,比如講述沈浩故事的《第一書記》、講述郭明義故事的《郭明義》等,抛開影片的重大政治意義和“不一般的英模片”的藝術水準不論,陳國星把它們叫做“屬地投資的電影”,影片“以屬地投資為主,政府資源比較充足,包括宣傳,相對好經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急于利用文藝作品和媒體來顯“親”揚名,也借此打造地方的文藝名片,文藝作品也成為“政績工程”,如電影《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對參與投資的城市的推銷便十分成功。其實,這種方式在其他文藝種類中也呈泛濫之勢。小到投資幾十萬的一首歌、一本書,中等的如投資幾百萬的一台晚會、一部交響樂,大的就是數千萬的一部長篇連續劇、一部電影。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呂藝生介紹,30年來,我國大約排了360部舞劇,平均每個月一部,可是大部分空洞、濫情。這其中不少是“屬地”投資的作品。傅謹說,戲曲領域也常有奢華的舞美和場景,蒼白的人物,經常也是因為劇團要生存,要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來做一部劇以取得撥款。然而由于先天的不足,這些東西往往不易打造成能夠留存下來的成功的藝術作品。
針對種種遠離現實和心靈的現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會林總結了文藝評論的三個關鍵詞。首先是擔當,她認為,現在文藝界真正關心社會、關心文化而且還敢于堅守立場、直言是非的學者,可以說是稀缺了。文藝評論家應該用自己的思想和見識,介入到現實中,引領大衆形成有價值的審美觀;其次是清理,即清理當下人文思想和學術領域的文化現象及批評中的痼疾,大衆本來在這方面有很多的困惑和搖擺、猶豫,評論家必須肩負起自己的責任,現在是網絡時代,發表不困難,并且進一步形成健康的批評風氣;最後是标準,當下的文藝批評需要确立一種标準,否則就會對文藝現象難以控制,并且延續阿谀、炒作、吹捧、包裝的時弊以及評論家的随波逐流狀态。“我想最重要的方法還是四個字:實事求是,是好就說好,是壞就說壞,也許我們的看法是片面的,也許我們的批評是不夠深刻的,但是我們要做。”
上一條:【人民日報】莫林虎:十大惡俗阻礙文藝健康發展大師難出
下一條:【工人日報】莫林虎:藝術家批文藝作品泛娛樂化 對高雅文化缺少尊重
版权所有·伟德BETVlCTOR1946-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安全|稳定|信誉
☯⚜☯:北京市海澱區學院南路39号學術會堂408 郵編:100081 電話:010-62288936、010-62289115 E-mail:zcxxdag@163.com; xxdas@cufe.edu.cn
總訪問量: